当前位置:主页 > 红会事务 > 备灾救灾 > 正文

提高备灾救灾中心的工作能力

时间:2010-01-22 浏览次数: [ 打印 ] [ 关闭 ] [ 收藏 ]

   
    防灾、减灾、救灾一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常态的安全工作,各国红十字会也都将其作为和平时期的一项重要职责。中国红十字会同样如此。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中国红十字会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快速、灵活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这不仅源于其组织机构的机制灵活、反应迅速、自主性强,更得益于红十字会平时的备灾工作。

    近年来,一些省、市红十字会相继建立了备灾救灾中心,使得红十字会的救灾救助工作实力、能力和效力得到了较大地提升,工作特色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和发扬。但多年的救灾实践也表明,备灾救灾中心工作的能力、实力和效力既是红十字会救灾救助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同时也是颈瓶之一。因此,加强各级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建设,提高备灾救灾中心的工作能力、实力和效力已成为红十字会备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建设内容。
    本文拟对怎样做好此项工作作出一些探讨和建议。
    一、 确立备灾优先的救灾理念
    没有正确的理念,就很难有正确的行动和良好的结果。备灾的实力、能力、效率是救灾的实力、能力、效率的逻辑前提,如没有一定规模的备灾实力,就不可能有较强的救灾能力和取得很大的救灾成效,备灾与救灾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平常,人们往往注重救灾行动,特别是注重灾难发生后的救援救助工作,往往把重点放在“救”字上,忽视或不太重视平时的备灾工作;当灾难来临时往往因备灾工作不力,造成救灾救援捉襟见肘,降低救灾的能力和成效。
    因此,在防灾救灾的工作理念上,我们必须彻底改变重“救”轻“备”的理念,而要转变为重“备”重“救”的理念。只有“备”得好,才能“救”得好,特别是在红十字会系统,必须要增强备灾救灾的实力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整个红十字会系统灾害救援的能力。
    实际上这些道理人们早就认识到了。“有备无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思想源远流长,关键是这些道理有没有真正成为人们的行动理念,这种理念有没有在人们的思想中真正地扎根。因此,本文强调,在红十字会系统中一定要不断强化这种“有备无患”,备在先、救在后,备得好、救得顺的救灾理念,要扎扎实实地重视平时的备灾工作,要加强对各级备灾救灾中心的建设、指导和管理,并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二、 加强备灾中心的硬件规划和建设,争取纳入国家基本建设项目
    正确理念确立之后关键是落实。目前我国红十字会系统备灾建设总体上是好的,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各级红十字会都意识到备灾救灾中心的重要性,总会也正在新建中央级的备灾救灾中心。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但不可否认,从整个红十字会系统未来的救灾形势和应承担的任务来看,备灾救灾中心的规划建设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目前,有的省级红十字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备灾救灾中心,有的有名无实,有的仅是一二间简单的库房,根本不能适应救灾工作的需求;即便已经建立备灾救灾中心的省份,由于历史原因,现有库房面积、硬件措施也跟不上不断增长的救灾任务的需求。因此,加强各级红十字会系统备灾救灾中心的硬件规划与建设,是当前各级红十字会必须要认真研究,认真对待、认真落实的重要大事。
    备灾救灾中心没有一定库容和硬件设施,就很难担当各种物资储备、储运任务,不能确保在第一时间送达、投放救灾物资,这样就失去了整个红十字会系统救灾救助快速、灵活的特色、特点,从而也就失去了红十字会在救灾救助中应有的功能和地位,使红十字会的社会地位、社会存在受影响。所以各级红十字会必须要加强对备灾救灾中心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工作,确保红十字会系统救灾救助的物质基础。本文认为,总会应根据我国红十字会系统的状况,协同国家有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各级红十字会的备灾救灾中心基本建设的规划、标准和等级的指导意见,最好能纳入到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的标准中去。这将对各级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的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在全国形成一个层级性的备灾系统的硬件网络,促进整个红十字会系统救助实力的整体提升。
    三、 规范和统一各级备灾救灾中心软件管理
    就目前红十字会系统已建的备灾救灾中心的软件管理来看,诸如备灾救灾中心的职责、定位、救灾物资储备的种类、物资存放管理、物资投放发送机制制度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规范和统一的管理模式,与国家的一些规范、要求相距甚远,还处在现代管理的低端。对现代物资的仓储、现代物流管理的知识了解很少,整个系统中缺乏这样的管理知识和管理人才,因而还不能充分发挥已有硬件的最大效应和效率。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红十字会系统备灾救灾中心的软件措施,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未来的发展需求,研究和制定出符合本系统现状,又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基本要求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工作程序,进一步发挥和提升已建备灾救灾硬件的作用,提高红十字会系统的现有救灾效率和能力,并为今后我国红十字会备灾救灾系统建设做好前期的软件准备工作。同时,我们还应当注重汲取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备灾救灾工作方面的经验、做法和方式,使我们的管理措施、规范和程序能够与国际接轨,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国际救助工作也能具有一定的实力、效率和能力。这一工作,总会责无旁贷。
    四、 加强备灾救灾的网络信息系统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提升工作效率、实力、能力的辅助工具和助手。同样,红十字会备灾救灾系统也应向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要将全国范围内红十字的备灾救灾系统进行网络连接,使全国的备灾信息开放共享,便于总会适时适地了解全系统备灾实力、能力和效率,便于指导全国各地救灾的进程和协调救灾力量。
    根据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网络信息化技术已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物流服务、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和平台。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的救灾物资仓储、运送、投放工作,要想在实际的救灾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积极引进现代物流中的先进理念,增加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减少救灾物资在物流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无效用功,提高救灾物资救助效率。另外,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使备灾救灾中心对救灾物资的品种、数量的储备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及时调进、调出物资的流量。根据救灾的需求,准备和接收应需的各类救灾物资,减少因信息不明而造成救灾物资的损耗和不匹配的损失,使救灾物资尽量发挥最大的效能。                                
                                                                   
(作者系江苏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副主任)

责编:东台市红十字会